20230425【我是女人,我是獵人】影片放映座談

 「我是女人,我是獵人(筆記版)」的短片,是太魯閣族導演余欣蘭Rngrang Hungul導演觀察母親Heydi的田野筆記。海頓狩獵交響曲作為主題音樂,以古典神話中對狩獵女神黛安娜的崇拜,對比台灣社會公權力認定的違法、媒體風向對獵人的追逐。


從過去的噤聲、在山上被警察追趕而跌倒發生危險,即使王光祿事件後議題得到更多討論與聲援,大社會對狩獵的看法依然單一且平面。其實以生態平衡的角度來看,獵人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無論是透過明確的家族獵場劃分控制、跟隨動物繁殖季節休息,以及黑熊等物種作為神聖性動物的禁忌、gaya不能貪心的規範,都在抑制濫殺的情形;而當水源缺乏、草木枯萎期間,更需透過捕捉過多的動物以免樹皮遭到啃食殆盡;可以維持使用多年的自然素材的陷阱,或是祖靈給予的食物不能浪費的,在聽到動物叫聲或夢到相關徵兆後盡快上山拿取中陷阱的獵物以免腐壞,這些也觀念都符合當代的永續意識。









第二部「我是女人,我是獵人(筆展場版)」,則透過母女更進一步的訪談對話,表達對不同動物習性、叫聲、狩獵方法的理解。在山上狩獵時,人、動物、山都是一起的,透過長時間的觀察獸徑、和思考陷阱設立地點,與動物鬥智,擬人化的比喻看待不同動物的特性與性格、透過模仿聲音或甚至歌曲與動物對話。


狩獵過程是獵人個人非常隱私、安靜的場域,Heydi在入山前會用禱告祭文代替香煙檳榔,告訴山和靈自己的進入,此外除了不能誇耀自己的狩獵能力,也擔心觸犯禁忌影響成果。


「感受牠、追蹤牠、迎面牠、戰勝牠、延續牠」,狩獵代表的是獵人戰勝了動物的靈魂,牠的部分也就跟著交託到了自己身上。獵人或許留下部分動物毛髮、感謝牠的餵養,骨頭也會留在身邊或是家中,代表獵戶的身份,也聚集更多能量和狩獵能力。


Heydi並不以獵人標示自己的身份,更多的時候,她是從山上帶食物回家的母親。以家族為單位的gaya接受她以女性身份上山,她也以人作為標準,不區分男人女人能做的,而是依著自己的勤勞細心努力去做到。「女•獵人」的雙重身份,透過影像紀錄,除了讓不熟悉議題的人對狩獵有更多面向的了解與想像,同時也呈現gaya作為太魯閣族群核心觀念的流動與彈性。



紀錄/陳巧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