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8【說菜:tastu baning 同吃一灶】慢食工作坊

   蓋亞那工作坊取自於布農語是「掛東西」的意思,從ibu的爸爸ciung與媽媽vika創立。ibu老師的媽媽是由布農族人所收養,而她憑著「活得比布農族更像布農族」的信念,與「有人吃、有人種、有人料理」的決心,努力學習著各種技藝與記憶,包含野菜、植物、傳承工藝;同時ibu老師的爸爸胡天國亦在三十年前開始,依照板曆紀錄的儀式和時序,將崁頂布農生活中空白了二十年的小米種回來。


  有著一家人一起學習與延續文化,如同Pasibutbut互相成就與扶持的精神支撐,時至今日,蓋亞那以及台北和各地的小幫手,在不同地點攤位做著乘載地方風土的慢食便當食農教育,推廣月桃葉家牙籤自製便當碗;也和部落成員一起做沉浸式餐桌的「原食」,讓來到蓋亞那的人透過飲食了解屬於崁頂的故事,包含狩獵祭等等。甚至,結合導覽並收集了部落遷移故事,舉辦崁頂部落百年展覽,和製作家族譜,連結到不同部落的家族、家族流傳的飲食習慣,找回阿公阿嬤記憶中的味道,也讓年輕人學習不同場合祭典分豬的方式。


   ibu老師向大家介紹,大致分為脫殼後白色的主食,或是較具糯性的黃色小米,多用來治多用來製酒或麻糬一類,但原生種都比市面上常見的進口小米小;作為食物,小米飯不僅串聯大鍋共食的家族生活,小米的共作更是族人互相八卦、互相安慰的重要場域,種子的分享也傳達了文化的精神並達到保種效果;小米或豆類因為外觀被取名眉毛、酒窩、壁蝨等,且沒辦法預定時間產量,只以卑微得跟土地一樣低的態度耕耘,並用翻攪到鍋鏟弧度已經貼合鍋底的刺蔥木飯匙,餵飽全家族或許數十人;許多常見的食物也和小米息息相關,如保護小米免於被鳥類食用的紅藜、或是在小米田梗邊種植的地瓜、玉米等。




  不管是泰雅醃肉、客家黑豬、宜蘭包仔粿、美國南部玉米麵包等,各族群對特定食材的執著,就是最佳的文化教材。實際用嘴巴體驗蓋亞那布農慢食便當,結合了傳統飲食、並受到日本或韓國影響,也發明創新吃法,除了配合場地限制而用多功能鍋具煮出的小米飯以外,現場也品嘗到帶有海苔口感的炸荖葉與紅藜葉、原生爆米花油芒、台東盛產的洛神、與花豆蜜豆、醃芥菜等料理,這些組合讓飲食成為一種文化的路徑,把記憶中的料理繼續煮下去。




紀錄/陳巧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