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4【用歌聲連結排灣新爵士】



丹耐夫老師首先以自身創作為例,說明他所創作的排灣歌謠,為「想像中對古謠的記憶」,因為掌握了聲音排列組合的密碼,才得以創造族人沒有聽過、卻知道是屬於排灣的「隔壁部落的歌」。



排灣的歌唱即是生活,無論是表白、工作、求救、談判、自我介紹等等情境,如kisudju集體追求的文化,五六人的男子集團分別唱情歌表現自己的卑微與感情,或是結婚、當兵前數個晚上的歌謠舞蹈。透過虛詞與借喻自然兩行詩搭配,使的同一首歌因為地域遷移而變化,也讓相同旋律因著即興的對話創作而不同。


此外,丹耐夫老師的歌謠中也加入了流行元素與當代特色,透過科技媒體編排加入腳步與火燒風吹等配樂,創新搭配鼻笛與歌謠相互伴奏,並使用漢人與平埔樂器表述相遇經驗等。儘管是淒然的順流而唱,老師在最後還是相信「文化相遇學習是為了互相豐富」,而不是彼此取代。



-



瑋琪從小即在台北長大,僅有寒暑假時間會回部落。在身分認同的層面,缺乏使用環境亦無法使用族語溝通,除了長輩不願意教以外,更面臨在都市、在部落都會被嘲笑發音的狀況,更因加分制度反而更排斥學族語。


直到有了阿新和阿爆等樂壇前輩的引薦和支持,瑋琪才開始創作自己的歌,也透過林班歌等歌謠古調學習到排灣的歷史文化。現在也持續在學習精進爵士樂,與貓角落樂團的成員共同演出,同時並發現爵士樂中的擬聲發音、call and response、即興solo等,其實是祖先很早就在做的虛詞、領唱答唱、即興二行詩歌謠,其中是具有跨文化共通性的。


瑋琪也分享族語創作的歷程,從選定主題、問問題,找出關鍵字並詢問長輩,因為排灣族語斷句和句式長度的不熟悉而更加注意,從熟悉句子開始而再去發展旋律。在這不斷提問的過程中,其實拉近了與家人之間、甚至家人與家人之間的距離,也是一個理解歷史、與和長輩和解的契機。錄音、創作、,期許透過自己的音樂,紀錄下那些不能被遺忘的事。





紀錄/陳巧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