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0626【都市邊緣的家鄉味道河岸部落參訪】

 



本次中心舉辦【都市邊緣的家鄉味道】河岸部落參訪活動,邀請台大曾任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現於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任教的吳金鏞老師,引領介紹同學認識溪洲部落的遷移歷史、建造過程,以及部落大哥大姐們門前從不缺乏的各式野菜。


 


位於新店溪畔的溪洲部落,原址被劃定為行水區的違建,面臨強制拆除危機,也因此部落經歷激烈的抗爭,其中部分台大學生也參與在內。而後在吳金鏞老師等人的協助下,溪洲阿美族文化永續發展協會與市府及各單位經過不斷的協調,確定了先建後遷的大前提,並且使用高規格堤防的建造方式,提升夯實度與土地利用效率,在距原部落百餘公尺的位置興建了新的家屋,並終於在去年一次搬遷完成,隔壁的第二期工程處則正在興建原民生活文化園區。



除了資金協調以外,基礎設施上的水電牽線、消防設備等,公私部門溝通,將族人的訴求轉化成可實行的方案;台大老師、學生也提供協助,依據各家戶的人數、需要,合作設計了符合各自需求的家屋,如突出的屋簷和廊道符合戶外聊天、用餐的習慣,並預留了較寬闊的集體聚會空間;許多身為板模工的族人,也親自參與家屋建設,並且發揮創意美化外圍的景觀與庭園,整理油漆各自的家門外牆;考量到與舊部落的關聯,將麵包樹移植到中央的聚會所後側,整體近一公頃的部落面積也和原先差異不大,各自房子並保留部分原居住空間的特色;地理空間的安排上,家屋位置非以抽籤方式,而是大家共同討論決定,融合了文化社會空間的遠近關係,如母女、姊妹作為鄰居,或是三姊弟連棟居住;頭目與耆老甚至回原鄉請了祖靈石來到新的部落,象徵著搬遷至都市落地生根的決心。



部落大姊為大家準備的野菜宴,包含蘆葦心排骨、炒蝸牛、涼拌過貓、siraw(生醃肉)、飛魚、白斬雞、柳葉魚湯、竹筒飯等等,也介紹了各道料理的來源、特色。採集依靠的是知識,除了要認得野菜外表和環境路途以外,在正確的季節、天氣、時間點才能採到比較好吃或是乾淨、口感佳的野菜、蝸牛;另一方面野菜料理也需要社會關係的培養,如少見的飛魚也是因為有部落的人在東部捕魚才能拿到、竹筒飯的香菇也認識的人在栽培的;當然料理的技術和經驗也是不可少,包括新舊米搭配的比例、醃肉醃漬的時間等。



實際走入溪洲部落,穿梭在家戶之間,我們看到有人家中菜園利用浮木整理美化,路邊就有小鳥播種、自然培育的山芹菜、莧菜,阿姨清洗和處理採集來的蝸牛,鷹架和防護網搭成的棚架、破舊行李箱也可以拿來種植蔬菜,絲瓜、龍葵、九層塔、刺蔥、小黃瓜、樹豆、蘭花、無花果、樹葡萄、咸豐草、多肉與蕨類植物,無論是購買、自己長出、採集或是互相分享而來,各種食用或是園藝觀賞用的植物都在門前路邊綻放生命力。本次一同前往參訪的ptumaw主辦成員也分享在學校種植的經驗,並請教了適合野菜生長的環境條件。其實在當代蔬菜食材大量生產的狀況,特地在春初前往山上採集野菜完全不符合經濟上的效益,更重要的是三五好友相約著騎機車上山,收集魚腥草、尋找蛇木的過程了。




紀錄/陳巧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