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6【走起-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技術實作與經驗實踐】



講師Hafay觀察傳統領域議題在台灣原民界其實發酵已久,許多部落也從對於傳統領域法定意義的不了解,轉而開始用部落地圖來捍衛生存空間;本次工作坊也希望勾起對議題的重視、並提供個人參與和切入議題的角度。


課程開始,講師先帶大家透過觀察不同部落的影像與照片,練習提出與空間有關的問題:該地名產生的背景是什麼、背後有什麼意義與故事?平地較少的區域,耕種、捕獵、居住、安葬的空間需求是什麼?地景與建物的增設是由誰主導、當地人在此的角色又是什麼?觀光或礦產的發展是否造成自然資源衝突,或是代表了在地產業走向轉變?


原住民的空間觀念強調的是人地關係,排灣族社會手紋呈現的空間觀,是將人的身分、地位與土地相結合;而泰雅族從發祥地而起的吟唱,呈現了遷徙路線差異的親疏關係。日治時期因軍事殖民目的而開始的地圖測繪,帶入了起始等高線、定位點、範圍、邊界等現代國家製圖技術,而隨著地圖呈現的地名、界線轉變,背後也顯示出原住民族對於土地的話語權、詮釋權被拔除,相關的故事、地名、資源、知識隨之式微。也因此,由當地人參與製圖過程的參與式地圖,成為爭取這些宣稱的權力的對外抗爭手段。


空間知識的紀錄有很多種方式可以互相配合使用:文字紀錄,能詳細紀錄地名故事,但無法看出點位;平面地圖,有明確的位置,也能藉此看出調查員或製圖者對該地區的了解程度;3D立體地圖,可以明確標誌山海、礁石位置等;GIS地理資訊系統,可以說是最便利與快速的方式;空拍,補足了地圖細緻度呈現的問題,直觀的畫面也可以快速勾起老人家的回憶。


組成地圖工作坊,首先要決定要以靜態或是動態形式來進行。靜態工作坊中長者可以參與,操作範圍也較大,搭配不同的角色如報導者、提問的引導者、控制地圖影像的操作者、詳細內容的紀錄者等;而親身前往田野調查的動態工作坊,則有利於更細部的地景指認,能牽引出更多的故事,以及讓參與者用身體去感受祖先實際的生活樣貌。


在不同族群地區的部落地圖工作坊中,也產生了不同層面的效益,如成為化解猜忌的溝通橋樑,或拉近了跨世代之間的距離,或用作對外展覽或者民族教育教材,或將部落地圖從陸地的等高線帶至海岸礁石甚或海底當中。回到參與式地圖的初衷,重新找回詮釋土地的權力才是它的核心價值。






講座第二階段,由Fotol介紹東布青-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的成立和發展,以及在走成為Bunun的路途當中,如何實際應用這些空間技術的知識。


東布青在2015年成立,由海端、延平的布農青年,「用一起的陪伴,化解個別的孤單」,希望延續個人在大學的經驗與專業,像河川流域從不同源頭匯流、互相茁壯。隨著組織發展逐漸成熟,從專注於駐點部落的青年營造,如青年空間建立、小米文化復育、製作傳統領域部落地圖,延伸到推展文化永續的Palihansia布農學論壇、東布青學校、東布青樂團。


用地理空間的視角來看布農遷徙與生活區域。以套圖、實地田野的經驗看來,一個舊社、一個山頭往往居住著同一個家族或氏族,這與布農社會中父系氏族作為交換、農耕狩獵等社會基本單位的劃分是一致的。祖先居住過的痕跡遍布,顯示了過去布農族像不斷移動的遊牧民族,在接近河川的河階台地、或是具備排水功能與瞭望守衛功能佳的向陽坡面居住,建立聚落。透過地圖還可以看見的是,抗爭、戰役等「事件」發生的地點、與警備道路系統的關聯;隨著年代推進逐漸聚集、村落化的居住分布,作為了具體的殖民結果的展現。

透過空間技術的使用,東部青協助進行霧鹿、初來的部落地圖製作,以及傳統領域與社區資源調查。然而立體地圖僅是工具,在家門外開始的製作,引來部落人的好奇、聊天、故事、參與,這樣捲動的過程才是地圖製作最重要的地方。地圖工作坊要注意的還有開始前的系統化表格設定,對應的是地景地名、土地故事、土地分類與社會關係的連結、或是自然資源利用的規範禁忌的調查主題,並注意標註報導人與紀錄編譯者所屬的社群或家族。


透過Google Earth 的GIS系統統整,對照紙圖或是中研院臺灣百年歷史地圖,也可以搭配日治戶口調查的番地地號對應氏族,或與歷史影像和空拍機影像作相互對應。在實地的田野中,也可以使用手機或平板的GPS功能,利用「山林日誌」或「地圖加加」等應用程式,做現地定位、拍照記錄與現勘,搭配現地訪談,或許也會看到舊社家屋使用的延續性,如聚落遷移後持續作為獵寮等功能。


「走起」「回家」的行動是透過空間移動,達到個人認同的探索、與集體政治主權的宣示,更重要的是看見文化的本質與目的,活化文化資產本身,與當代日常生活相互連結。



紀錄/陳巧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