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8【原地現身:原青策展與地方迴路】



「文化再現」長期以來是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發展裡頭備受注目的議題,而透過新博物館學的方法,藉由「策展工作」表達對於自我文化表述、議題發聲、認同彰顯的觀點與見解。進而「策展」更跳脫單一場館的場域,比較像是一條路徑或者窗口,引入來自各方觀點的對話,並朝向更為草根(與更為國際)的發展;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透過這些年輕策展人之間綿密的換工關係,交織出更綿密、更跨越的支援網。這次,中心邀請三組東部的原住民青年策展人,由各自的工作經驗來分享「策展與連結/引動」的經驗,也與線上聽眾進行問答互動。

/


第一場主講人Ibu與邱健維講述【崁頂百年】部落展,從展覽的開始,到其中、其後的發酵與延續。從意外發現部落歷史已近百年開始,陸續尋訪獵人重建遷移史、一點一線一面結成崁頂部落地圖;一群年輕人學習殺豬、與老照片合影,將老人家腦中的記憶,逐步傳承化為身體的記憶;而透過戶籍、家族名的探索,參與者一步一步找回自己的名字與家族認同,也更了解與部落其他人的關係。雖然已經遲了十年,照片中的長輩已不在、許多經驗豐富的老人家也陸續離開,但還好,只遲了十年!一群人說出來、寫下去,這些故事就能成為崁頂的歷史。



展覽很強調的是一群人「一起」的行動,包含策展團隊在討論與執行中,為著偶然的發想一起學會寫文案、做設計、剪影片,一起感受中行進過程中的雀躍與呆滯、開心與厭世;包含與整個部落一起完成與展覽,和崁頂國小從小一到小六的系列社區課程,聽老人家講著小時候搬家到崁頂的故事;包含與北科大、史前館團隊共同打造展覽空間,作為文化知識庫、與呈現家族故事的舞台。這些「一起」,不只是海報上呈現的感謝名單,不只是有意的選在年輕人回家的清明節舉辦展覽,不只將展覽場地設在部落族人常活動的籃球場,由部落發展出展覽,再有展覽影響著部落,講述、也創造出了屬於崁頂的百年故事。


/


臺東縣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的館員Langus,大學後離開家裡十年的時間,被迫中斷了文化的養成,所幸回到台東遇到了一群年輕人、共同成立東布青-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minBunun(成為布農)-織路、針路與山路的途中才不孤單。


原住民地方文化館屬1990年代起推動社區營造的結果,目前共計29座,而2002年成立的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與其他共七座的文化館共同由史前館輔導。因館員人數、經費等資源稀少,七座東部原住民地方文化館以「換工」的概念相互合作,舉辦聯展【七步走,找東C】,以套裝行程的形式,帶著大眾認識不同族群與不同地方的不同性格。文化館除具博物館展示、研究、典藏與教育功能外,也因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為鄉內唯一官方文化發展場域,同時肩負了旅遊及文化產業的推動責任。
本次主題的【烈日疊影】特展,意指象徵日本及民國政府的太陽,以及政權、族群與地方交會的見證,透過日治時期於里壠地區擔任警務及翻譯人員的何昧,所留下的舊照片記錄,並以孫子、養女、戶口調查紀錄、歷史文本等各個角度,搭配避免強烈控訴意味的主題顏色,提供了重新認識歷史的角度。就像博剛所提及,日治強制進行的戶口調查、戶籍謄本等紀錄,反而成為對策展來說重要的研究資訊來源。


/


「追溯記憶」作為人與過去的關聯、同時「如何記憶」定義了現在的自己,Daong憑著這樣的理念去反思自己要做出什麼樣的展覽。同時具備族人、研究者與策展人的角色,而身份重疊的自己又如何跟觀眾以及展示產生關係,因為只有當展覽跟部落的人產生連結時,它才會真正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siket-繫綁,是母與女親密的連結,也是逐漸成為另一個人的過程。展覽開始的撒奇萊雅族語布條,如同設立下族群的邊界,成為空間上的區隔。而展覽透過空間、距離與顏色的安排,更串聯出分流而致回流的動線:228公里是撒奇萊雅族正名運動時,從馬立雲部落徒步走去行政院的距離,5公里是族人前往日本或北部打拼時,與車站的距離;白色是去除傳統服飾有無的負擔而製成t-shirt,找回部落青年的顏色,藍色是太平洋、黑色是母親服裝的顏色...如與談人Kala所說的,本展覽不同於制式的、一般對於加禮宛事件中詮釋的顏色與對應意義(如黃色代表土地、暗紅象徵鮮血等),而是與馬立雲族人生活更為貼近的,「發生在生活裡各種正在進行的大小事」。

/


綜合討論中,聽眾提出了如何選擇敘述方式的問題、以及是否曾遇過展覽結果與報導人期待不符的情況。其實,展示所呈現的「真實」,某部分出於策展人主觀的「任性」、也仰賴其誠實看待,透過文案與設計串連出部落的人覺得重要的脈絡。而博物館作為各方接觸說話的空間,正式展出前會事先經過確認、展示期間也有改變的彈性、或是可以協調透過口頭講解彌補不足的部分。如【Siket回路】的導覽內容、動線與休息空間等,也是在與觀眾的回饋互動中,才真正完成的。


而現在原住民青年策展人所面臨的現況,除了像Ibu一樣,以母親、織女、策展人的身分,在生命、文化或是知識方面進行著傳承,還有著身兼輔導角色的大型博物人員建立亦師亦友的關係,進而終得以實際踏入展示空間的館員,也有了互相激勵的新生代青年策展人夥伴。






紀錄/陳巧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