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2【我的身體,我們的圖騰】

 


 

  傳統圖紋對於原住民來說,標誌了他們在族群裡的階級身份、家族記憶甚至是個人認同等等。在台灣經歷各式外來政權與文化的衝擊後,如基督教的傳播、日治時期對於原住民的統治政策、國民政府遷台後的文化禁令,都漸漸地讓拍刺文化走向凋亡。如今在當代,可見的拍刺幾乎僅存於耆老肉身與記憶中,這些拍刺圖紋的排列、技藝、文化內涵,就快要成為過往的歷史與記載,而不是日常文化中的實踐。此次工作坊,將邀請Cudjuy Patjidres(宋海華)老師分享圖像的記憶,帶領我們看見拍刺在部落中的精神意義與象徵。

 

  而工作坊將會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透過Cudjuy老師,將原住民文化的圖像記憶傳達於大眾,讓參與者可以認識拍刺文化及其內涵;第二部分則會有實際拍刺的觀看與體驗。執行拍刺的同時,也是一種復返的實踐透過行動,讓參與者的身體感官產生與過去紋身者相同的共鳴,引發對歷史的想像以及當下記憶的創造,在復返的同時,也產生了屬於參與者的「現代的部落」;第三部分則會由王梅霞老師介紹泰雅族紋面文化,並與師生分享其部落田野經驗。

  

  此次活動吸引到至少三十位同學參與,在講座一開始,講師便向各位介紹紋身常見於哪些原住民族群,及其對於他們的意義為何。「紋身」與「刺青」有所不同,前者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他代表著族群、家族的歷史與過往。若誰想要紋身,需要經過與家族的協商、認可,而講師也會再三地與當事人確認。而在開始拍刺之前,講師會進行儀式以祈求拍刺過程順利和當事人的平安。

  簡單介紹之後,講師便開始講述他學習拍刺與在各地紋身的經驗,也請到了一位去年才剛紋身的排灣族同學分享。該同學主要在手背上紋身,起因動機乃是其祖母亦有紋身,卻獨缺手背上的圖紋。這是因為在過去,紋身是會和同一位拍刺師傅持續好幾年的合作,但同學祖母的拍刺師卻在中途過世,導致紋身有所缺漏,同學為彌補並延續此圖紋,故而決定紋身。但在紋身前,尚需經過家族協商,因同學排行第三,若要紋上該圖紋相當於當家的象徵,得獲得家族、兄姐的同意才行。在獲得許可之後,同學才能紋身。

 

  在下午的時段,講師則為大家示範拍刺過程,由一位同學擔任模特兒,在紋身處蓋上人工皮以模擬實際情形。在拍刺途中,講師也為同學解釋,通常拍刺時間可以更短、也不會拍得如此大力,因為這次是使用人工皮,拍起來很「死」染料無法暈開、也不會有類似皮膚紅腫的生理反應等等。為了讓染料明顯一點,所以才在同一地方重複刺了幾次。而雖然因為刺在人工皮上,模特兒並未有太多反應,但在實際紋身過程,當事人感受到的痛覺、以及陪伴者在旁的鼓勵、嬉鬧都可以說是整個紋身「儀式」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透過講師的分享,我們可以瞭解到紋身並非刺青,紋身是一件嚴肅,甚至是牽動全家族的一道「儀式」,且其亦非單純審美上的喜好,而是一種歷史與文化的傳承,和刺青應當明確地分開。若說當代社會對於「紋身」仍有一些顧忌、牴觸、或是刻板印象的話,興許正是因為他們將「紋身」與「刺青」的意義鄉混淆。而本中心希望能藉由此次講座,解開人們心中的錯誤想法,進而學習接受並欣賞原住民族的紋身文化。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