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0【真實的相遇:臺東布農舊社踏查】

 


在殖民治理之下,空間經歷可視化、均質化、權力化建構,而舊社踏查、部落 遷移史紀錄、部落地圖製作、生態知識學習與實踐,則能經由身體感的開放「共融」 經驗,刺激多元感知的開展,重新論述不同空間的豐富關係和多義性,並藉此探索不 同力量的溝通過程、族群邊界的重新界定,以及當地人主觀經驗和政治經濟秩序之間 的辯證。

而此次規劃的舊社踏查位於臺東縣新武呂溪流域的布農族舊社 Mamahav,既為 「參與而劃設:傳統領域空間技術工作坊」的延伸,透過最重要,也是最真實的參與式 經驗,與祖先曾居住於此的歷史事實發生共融。另一方面也結合「青年返鄉與地方創 生」的年度主軸,期望藉由與部落青年面對面交流,以都市原住民為主的在校學員能 認識並理解當代部落生活,同時建立、加強社群連結。

這次的舊社踏查課程,可分為兩部分,一為第一天上山前的海端文化館參訪、 傳統領域介紹、和晚間與東布青的交流;二為正式登山後的種種一切。

首日課程著重在布農族和海端鄉當地知識的建構,尤其是後者由謝博剛講者帶 來的演講,從日治時期開始的過往,逐一地為我們梳理當地「空間」(尤其是行政區域) 概念的形成,殖民力量、國家治理力量、甚至是資本力量進駐其中並拉扯的階段,以 及權力關係的變化。

講者也另外提到他本身的研究最主要的思考:「尋根」對於當代原住民族的意 義為何?在隨著 Isnangkuan 家族重返舊部落進行尋根,並持續籌劃該地區傳統家屋的 踏查的行動後。發現過程中記憶敘事(narratives of the past)疊合於歷史地景(家屋、 廢棄田園)的圖象,「身體」則是連結各種符碼的平台,藉由感官經驗(例如:涼風、 乾渴、徐行、痠痛...等)具體化並重組過去的記憶碎片。另一方面也在山徑之旅的當 下創造出當代的共同記憶,不同的行動者在同一場域裡有其個別收穫,但也建立了彼 此共融的經驗,整體強化了對於自身族群原住性(indigeneity)的認同,釐清在紛亂的 後現代臺灣社會作為原住民個人與原住民族集體的位置,並進而產生後續的行動(謝博 剛 2020)

晚間則是與一同上山,擔任揹工、講師、或是領隊的東布青成員互相交流熟悉, 期間甚至幾位學員都被取了布農族名。這樣的取名過程就像是一段儀式一般,有了族 名的學員,就像是被正式地納入了布農群體一樣,和布農人一起行動、一起遵守登山 的禁忌、一起接受布農祖靈的祝福。

第二日便正式登山踏查,路徑主要是循著過去布農族人遷徙的腳步,沿著他們 的足跡,往回追尋從前的「家」。儘管已做好萬分準備,但領隊仍教導眾人:「不管 再怎麼完善,一定都會有突發狀況,屆時切不可慌張」。果不其然,光是駕車前往入 口的途中,就遇到原定路程臨時不開放、路旁樹枝打破擋風玻璃等情況。好不容易進 入山區,更遇到大雨、蜜蜂螫咬的突發狀況,幸好隨隊人員皆經驗豐富,一邊處理這 些困難,一邊教導學生該如何應對。

隨著狀況平息,課程也逐漸按照規劃展開。領隊與揹工開始為我們講解沿路植 物種類、特性、能否食用、以及登山時布農族的習俗、習慣、與禁忌;布農族人遷徙 詳細路徑,詳細描繪了遷徙前、中、後、各個時期布農傳統領域氏族間的關係;甚至 在抵達舊社家屋時,領隊還帶領學生們進行祭祀,為學生介紹祭祀的由來、目的等知 識。除了文化知識外,本中心也安排了考古知識方面的課程,主題為舊社考古,講師 解釋:「當我們在討論布農族舊聚落的時候,要描述與觀察的不僅只是眼前的石造住 屋而已。在整個復返過程中的路徑、自然環境、聚落(耕地、家屋、紀念祭儀用地、禁 忌的地)、路徑、資源、動物棲息地。甚至是人身處在其中的感官,都可能是建構出布 農族傳統地景的元素」。並分享了舊社的 GIS 定位、平板測繪、在空間分析上如何解讀、考古學上又如何解讀、兩者是否會有衝突矛盾之處、該怎麼思考等等。講師豐富 的經驗搭配生動有趣的講解,讓在場不只是學生,連族人們也聽得津津有味。

經由這次的「共融」經驗,以及和族人們的交流。可以了解布農族人對於萬物 的理解過程、如何詮釋舊社和家屋,又會如何透過實踐來界定「家」,而這樣的實踐 方式是否有所變化等等;除此之外,也能看到不同族群在不同時空下會如何詮釋空間 的多義性,更可以藉此追溯不同力量──殖民、國家治理、資本主義、文化主體性等 能量相互協商或衝突的過程。

儘管這次參與的學員都不是海端鄉當地人,也不全然都是原住民,但透過第一 日課程的講座,使同學們能在腦中建構出各自對於當地的記憶敘事,再透過身體這項 媒介,從踏查之行中一點一滴地蒐集感官經驗,重組出自身對於過去的理解。並且, 跟他人互動之際也同時在創建出團體的共同記憶。或許在當下的那個瞬間已無人有原 漢之分,而是以同一個群體為前提,創造出了屬於他們自己的認同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