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815【賽德克家屋課程】

 


「家屋」作為一個文化範疇,能指涉不同的社會單位,也是延續社會文化的重 要場域。除此之外,「家屋」更建構了一套有秩序的儀式結構──這套結構亦同時是 宇宙秩序的表徵,因此家屋是一個能夠具體化抽象社會文化價值的媒介。

在這樣的前提下,此次規劃的家屋課程活動地點位於南投縣仁愛鄉眉溪部落, 是由賽德克族人伊婉貝林女士規劃,原民、原資中心與其合作。旨在透過讓學員參 觀傳統建築、參與從無到有建造家屋的過程,了解過往賽德克族人生活的習俗與樣貌, 以及透過「家屋」傳遞出的種種儀式結構。

課程首先會帶領學員參觀半穴居家屋、穀倉等建築,教導學員們家屋格局、建 造方法、以及各部位的名稱與賽德克語。接著便是讓學員們實際參與,與部落裡的耆 老、族人、老師們一起動手蓋家屋,期間老師們也會補充講解新的家屋知識,讓學生 們不僅僅只是動手而已,也能從中學習到每個過程背後的含意。


A. 實作前課程

實作前課程由部落族人與老師,帶領學生們前往觀摩位於課程地點附近的傳統 家屋與穀倉。該家屋雖是傳統形式,但仍有為了觀光因素而稍微變化的地方。 透過老師的講解,除了能了解傳統家屋的建造過程與原理之外,也能知道對比 傳統的改變在哪裡,又是因何而變

另外也有說明此次家屋建材的來源,並非全是就地取材,甚至有一大部分是跟 他人購買,或使用現代建材(如螺絲、水泥等),讓學生們在一開始就能去意識 到「傳統工法」、「近代工法」與「觀光」三者間已不可分割的傾斜和平衡。

B. 家屋建造

因建造課程只有七天,沒有辦法蓋好一座家屋,因此我們只能參與部分過程。 期間內我們致力於屋頂與石牆的部分。屋頂混合使用了現代建材,最底層使用 鋼梁做支撐,接續才使用木樑、竹子、稻草等傳統建材。其鋪蓋程序相當繁複, 在設置好木樑之後,需將竹子縱向剖半,先鋪上一排竹子內部朝上的底層,再

15

將上竹子內部朝下,蓋在第一層的縫隙之間,使其交錯,如此才能確切排水。 在釘上竹片時,須注意要挑選無彎曲的竹身,且兩竹片間的縫隙不可過大,否 則就算蓋上第二層竹片也無法防止屋頂漏水。接著才會鋪上最上層的稻草,作 為初步的防水措施,由於課程來不及進行到最上層,因此這部份我們只能聽由 老師的解說與示範來了解。

石牆部分,則是就地取材,老師帶領學生們去眉溪河堤揀取扁平石頭,並使用 家屋裡的土壤砌出兩道石牆。在堆砌過程中一邊實作一邊說明石牆的堆砌方法 與要點。推砌時會先將石片鋪平排好一圈外圍,且較尖銳端要朝外,接著重複 在圈內部填土,外圍以石片堆砌的步驟即可。雖然老師講解得相當輕鬆,但其 中要領也並非輕易就能掌握,須注意到石片本身是否呈水平、兩石片的密合度 是否恰當、石牆是否歪斜或是外凸、內凹等狀況。

除了知識上的解說,老師也聊到他年輕時蓋石牆的經歷,以及與老人們相處的 過程,有幾位賽德克學員聽了更是不禁點頭認同。這些場景都為學生們描繪出 了賽德克族人的相處互動模式。

在實作上,雖然勞累,且鋪蓋屋頂會有一定程度的危險,但每個學員都很熱心 並勇敢地參與。在工作過程中,學員也會和老師、耆老們聊天,青年與耆老互 道彼此經歷,產生良好的互動。

最後一天時,伊婉貝林女士和族人們還舉辦慶功宴,為每個參與學員這幾天 的辛勞作結並留下再次參與的邀約。

每一個社會行動都是在一個特定的空間中進行,也都是實踐發生的地方,包括 居住、飲食、日常行為、社會慣習、自我認同的建立。不同族群對於「家屋」的詮釋 不盡相同,若是能親身參與家屋建造,在特定的空間內實踐,或能深刻地感受到族人 儀式結構和宇宙觀的迷人之處。此課程便是希望能藉此經驗作為一座橋梁,吸引到不 同族別、或是未曾接觸過部落的學員們參與,產生學員與賽德克族、與部落的連結, 並期望能在未來持續延續下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