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3【參與劃設:技術上怎麼做?】



「傳統領域」近年來因為原住民族部落範圍與原住民族基本法踐行單元的銜結, 成為原住民族權利法制化的必要前提;同時也因為劃設辦法中排除私有地的條款觸發 了原民團體在凱道的長期社會運動,而成為臺灣社會注目的「良心」問題。但回歸實 務面,傳統領域劃設的基礎工作,例如:何謂「OPEN GIS」?何謂社區參與式製圖? 如何開啟自主的調查工作?又或者是劃設實務上的技術工具有哪些?如何操作?等等 都是許多關心傳統領域議題的青年工作者非常需要的培力工作,因此在本次的工作坊 將邀集具有相關劃設或自主調查經驗的團隊進行分享,以及實務上操作的實作練習。

此次課程原民與原資中心共規劃了五個主題的演講,從參與式地圖、Google  earth GPS tracking app 等工具的基本操作開始,為聽者解答這些工具何時用、在哪裡 用、以及該如何用。描繪出一個對記錄工具的基本框架後,在課程上下午分別安排了 實作經驗分享主題。上午主題為分享紀錄工具在考古學上──舊社家屋的運用經驗。 該考古團隊著重以平板儀進行家屋測繪,勾勒出聚落的空間配置推敲其意義,同時留 意可能的地表遺存進行紀錄。下午則是部落地圖立體模型製作,以麻比浩部落為示範, 由 QGIS 出圖開始,演示模型的製作,為同學講解全套的流程。

這次課程在 109 5 23 日,台大第二學生活動中心 3 樓教室舉辦,總共有將 近二十位的同學參與,課程中講者與學生的互動相當熱烈,其中更尤以下午部落地圖 立體模型製作為最。

上午課程中,中心安排了一堂考古學如何運用在舊社調查的課程。講者說明目 前團隊工作著重於以平板儀進行家屋測繪,勾勒出聚落的空間配置推敲其意義,同時 留意可能的地表遺存進行紀錄。地景是發生實踐的地方(如居住、飲食、日常行為、社 會慣習、自我認同的建立等)。每一個社會行動都是在某一個特定的空間中進行,同時 也會在這個空間中被感知。另一方面,不同的地方也會因為人們的感知、意識和行為 實踐,而呈現出各種不同的樣貌。這些地方之間也會彼此連結,再構築出更多地景。 以地景作為中介,進一步去研究社會認同、社會記憶,去了解為什麼這群人之所以為 我們看到的樣子,便是地景考古學的研究所在。

下午部落地圖課程主題前半部分講解了參與式地圖的意義與重要性。所謂地圖, 並不只是一個告訴你身處何方的工具,還包含著該地區住民的生活點滴與歷史,地圖 上的每個變化對他們來說或許都有不同的特殊意義,若是製圖者什麼都不知道,便自 顧自地繪製地圖,這樣的紀錄,是否也是一種權力不平等下的產物呢?而參與式地圖

8

便是為此而存在,當製圖者參與到該地區,並與住民接觸後,藉由紀錄住民的知識, 製圖者才有可能適當地產出地圖。在此過程,與其說是製圖者,倒不如說是紀錄者, 將住民們的詮釋轉換為地圖呈現出來。在此過程中,也是對於參與式地圖目的的實踐

「使得生活在被繪製的地區的人,有權力進行自我詮釋,以及主張其對資源的權利」 (Peluso 1995)」。

而從參與者的角度來說,以身體作為連結的平台,將記憶敘事疊合歷史地景, 並透過感官經驗,將這些記憶碎片重組並具象化;同時,也在參與的當下創造了許多 共同記憶,儘管不同參與者會各自產生不同的收穫,但這些記憶卻也能夠成為彼此共 融的經驗,整體強化了對於自身族群原住性(indigeneity)的認同(謝博剛 2020)

接著實作課程中,學員們的討論互動更是熱絡,講者以五、六人為一組製作立 體地圖,學員們多採取分工模式,擅長讀取地圖資料者便負責統整及分配地圖作業、 擅長製作地圖者,便依據得到的資料作業。這樣的安排不僅僅能讓同學實作,並留下 深刻記憶;另一方面,也也讓同學了解到製作地圖─—「回家」──的困難,和與他 人合作的必要,雖然能做的、會做的不同,但同學們皆互助著朝目的前行,正如謝博 剛講者的演講標題一般「我們都在嘗試用各種不同的路徑,回家」。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