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6【南島語族與樹皮布:印尼、夏威夷田野探查分享】【構樹DNA記述的南島語族遷徙路】

 


🌿「南島語族與樹皮布:印尼、夏威夷田野探查分享」 🌿
講者:張至善|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教育組
演講大綱:
以印尼蘇拉威西尋找樹皮布和夏威夷的樹皮布文化復振為例,分享樹皮布物質文化的田野探查經驗。選擇印尼蘇拉威西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當地擁有東南亞區域現存唯一高度的樹皮布製造技術,蘇拉威西島位於生物地理學上的分界線-華萊士線上;在構樹植物的地理分布上,該地區之位置位於確信為原生構樹生育地與需靠人類栽培分布處的中繼點附近,在植物的親緣地理研究以及樹皮布工藝技術研究上其成果皆具有高度的參考價值。
在面對現代世界的變遷歷史中,全世界的原住民文化面對由各方而來的巨大壓力,包括便利物質的引入或是外來宗教、國家政權的改變等,都對傳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造成不可避免的衝擊與改變。本次分享臺灣和夏威夷樹皮布文化復振的例子,整理兩地樹皮布重現的歷史脈絡,提供比較研究的參考資料。

紀錄/黃立元

國立史前博物館張至善研究員的演講〈南島語族與樹皮布:印尼、夏威夷田野踏查〉是一趟輕鬆又有深度的旅程。他以跨學科的視野,依序介紹了樹皮布文化、南島語族與樹皮布的關聯、考古學相關證據、構樹研究、幾趟田野經驗,以及樹皮布在台灣的現況。樹皮布(tapa)英文稱為bark cloth,是一種非紡織布,經過拍打技術加工而成,在太平洋島嶼世界被廣泛使用,舉例來說,斐濟與薩摩亞的長裙、巴丹島的背心,都由樹皮布製成。

張研究員認為,樹皮布的研究正好是人類學(物質文化、考古學)與植物學(親緣地理學)的交集,也因此採取雙重途徑進行研究。他首先言簡意賅地回顧了南島語族的擴散研究,包括快車說、慢船說,以及TRIPLE-I 整合說。他在文獻中注意到語言學家Blust在1976年的文章提到「樹皮布現有語言上的證據,限於東部」這個「東部」會不會就是華萊士線?生物的界線,同時也是文化的界線?考古學家Bellwood也注意到樹皮布打棒(tapa beater),相較於大陸地區的紡輪,是南島文化一項重要的特質。在製作上,樹皮布採用樹皮內層製作,主要以四個屬的植物最為常見:箭毒木屬、麵包樹屬、構樹屬、榕屬。相關工具包括打棒、砧板與印模。不過考古學中的有槽石棒,真的是製作樹皮布的工具嗎?以目前的研究,從空間分布與使用痕分析來看,答案應該是肯定的。至於台灣,有四十處遺址出土樹皮布石拍,最早的證據是4500年前的南關里東遺址。

張至善研究員接著分享了他在幾個「樹皮布田野」中的甘苦談。在蘇拉威西,當地人相信拍打樹皮布時會驚動祖靈,所以都是在住家外製作,也只有節慶儀式的時候會穿。目前,這幾間工作坊都以接單生產的方式運作。在製作材料上,取樣的結果發現深色的coklat布料來自榕屬,白色的putih則來自構樹。構樹在當地是極為弱勢的樹種,唯獨出現在工作坊附近,顯示出人為栽種、攜帶的跡象。不過,除了計畫趕不上變化、嚮導的狀況,更大的難處還包括多重翻譯的問題。至於夏威夷的狀況,早在1778年庫克船長就有記錄,當地並不拓印,而是以竹片上色。夏威夷的樹皮布是何時消失的?張研究員認為,最後一張有製作樹皮布的照片可能是1886年。然而, 1970年代夏威夷文藝復興從語言開始,慢慢擴展到樹皮布,推廣者甚至前往東加、薩摩亞學習,再回來復振。如今,夏威夷樹皮布已經成為文化藝術市場的寵兒,單價極高,商品化可說是南島語族成員回應外來力量衝擊的方式。

張至善研究員總結演講,指出樹皮布是再生的傳統,在其中,博物館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博物館可說是文化的種子庫。他也介紹了史前館出版的《打樹成衣》一書,裡面仔細記錄了台灣與南島世界的案例。如今,包括阿美族都蘭部落在內的好幾個部落,也開始重新找回樹皮布的文化。


🌿「構樹DNA記述的南島語族遷徙路」 🌿
講者:鍾國芳|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演講大綱:
遠大洋洲南島語族的移民史是新石器人類拓殖地球的最後篇章,他們波瀾壯闊的航程始於何處?遷徙與擴張的歷程為何?一直是人類學關注的重要議題。近年來,歷史語言學、考古學與人類遺傳學等有越來越多研究支持臺灣是南島語族原鄉的「出臺灣說」,該假說基於「農業-語言擴散假說」,認為約在6,000年前,居住在中國南方至越南北部一代的南島語族「先祖」已具農耕技術,農業生產促成的人口增長導致對土地的競爭迫使他們離開亞洲大陸渡海來臺,並在臺灣發展出「原始南島語」,這些南島語族的「祖先」在臺灣生活了1,000年後再次因為人口增加而向外遷徙,並帶著農業文化拓殖了西至馬達加斯加、東至復活島、南達紐西蘭的廣大海域。然而,由於隨南島語族遷徙傳入遠大洋洲的「農業包裹」中少有源自臺灣的農作物或馴化動物等生物人類學證據,亦有部分學者主張南島語族的遷徙實為失敗的農業革命。
構樹是「雌雄異株」的桑科植物,原生在中國、臺灣及中南半島,是臺灣最常見的本土樹種。十八世紀遠征太平洋的英國庫克船長在航海日誌中記載,波里尼西亞各島嶼遍植島民以根部萌櫱繁殖的構樹,在西方紡織品傳入前,將構樹內樹皮纖維經槌氈拍打製成的「樹皮布」是島民最重要的布料,且至今仍是最有代表性的南島物質文化。在此演講中,我將藉由構樹的生物學特性、分子性別鑑定、DNA親緣分析與基因體等資料,重建構樹在太平洋地區傳播的歷史,佐證在距今約五千年前,源自臺灣東南部的「雌性構樹」萌蘗苗,隨著南島語族祖先遷徙被帶離臺灣,並將之傳遍了遠大洋洲島嶼,意外的記述了南島語族出臺灣說的生物人類學證據。

紀錄/羅苡珊

鍾國芳副研究員的演講〈構樹DNA記述的南島語族遷徙路〉從生物地理學、民族植物學、植物分類學、分子生物學等向度,探討構樹DNA對研究南島語族起源的貢獻。身為植物學家的鍾國芳老師,形容這個起初不被看好的構樹研究是一趟「植物學家的人類學之旅」;透過探討「植物在人類文明中扮演的角色」,構樹DNA研究替跨學科的知識合作提供了一個契機。

構樹(學名為Broussonetia papyrifera,俗名為paper mulberry)是雌雄異株的落葉喬木,原生於中國、台灣與中南半島,具有開花植物中最長的樹皮內皮纖維。鍾國芳老師以庫克船長第一次太平洋遠征航海日誌(1767至1771年)、1769年採集自太平洋的構樹標本為一手史料,指出在太平洋地區以根部萌蘗進行無性生殖的構樹,因為長纖維的特性而成為當地居民製造樹皮布的重要來源,樹皮布也因此成為大洋洲最具代表性的南島物質文化。

接著,鍾國芳老師援引了澳大利亞大學洪曉純老師研究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的取徑——以歷史語言學、考古學探討「史前南島語族遷徙與擴張的起點」;並以體質人類學、人類遺傳學探討「東南亞、大洋洲人群的形成」——進而結合自身的構樹DNA研究,指出南島語族的祖先並非海上遊牧商人,而是以農業拓殖的族群。在這樣的觀點下,與人類活動共同演化的「共生物種」(commensal species)便成為了研究南島語族遷徙的重要元素;鍾國芳老師便以這樣的「共生模式」模型,提出構樹DNA作為南島語族「出台灣說」與「農業—語言擴散假說」證據的可能性:

鍾國芳老師認為,由於以構樹為原料製作的樹皮布,是許多太平洋島嶼現今甚少實踐的古老物質文化;而原生於中國、台灣與中南半島的構樹,在太平洋地區又是以根部萌蘗進行無性繁殖(且因為沒有近緣物種而失去雜交的可能),因此可以推測構樹的跨洋遷徙是人為所造就,進而證明南島語族為農業遷徙的論點。

然而要證實上述的論證過程,就必須經過長期且多點的採集與分析。在非構樹原生地採集構樹植株並不容易,許多地區現今已經不再製作樹皮布,也不再種植構樹,因此必須仰賴保存在標本館內的歷史植物標本來輔助研究的進行。透過繪製構樹葉綠體基因組ndhF-rpl32的基因單倍型(haplotype)分佈圖,鍾國芳老師的研究團隊發現太平洋島嶼的構樹基因十分單一(且皆為雌構樹),僅只有cp-17的基因型,而中國與台灣的構樹則具有相當高的基因多樣性,因此可推測此兩地是構樹的原生地,太平洋島嶼則無原生的構樹;此外,cp-17的基因型在構樹原生地區的分佈僅限於台灣,因此可以推論太平洋島嶼上的非原生構樹,是由臺灣向外跨洋擴散與遷徙,並進而得出「台灣是南島語族的原鄉」的結論;構樹DNA研究也因此成為首個以「民族植物學」支持「台灣南島原鄉論」的研究。

透過「次世代定序與基因體研究」,鍾國芳老師的研究團隊也對構樹葉綠體全基因組序列分子進行定年的工程,所得出「構樹出台灣」的年代與人類學中的「出台灣說」年代十分接近(約莫距今5400 年);而研究團隊所繪製的構樹遷徙路線,也與Peter Bellwood提出的「農業—語言遷徙假說」路線非常類似——這些都以跨學科的面向,增強了南島語族起源於台灣此一論點的可信性。

在演講最後,鍾國芳老師期許能以南島語族起源與遷徙的角度,重新思索台灣在當代身份認同上的可能。而在演講後的聽眾提問當中,地理學家洪廣冀老師聚焦在物種與人類行為共同演化的觀點,提出「因無性繁殖而降低基因多樣性的太平洋構樹,如何在這幾千年的過程中,以與人共生的方式『維持』(maintain)物種的存續?」的疑問,鍾國芳老師則回應構樹的遷徙確實並非自然條件下的物種遷徙,而大幅度地仰賴人類活動,這些太平洋構樹經過了幾千年的無性繁殖,至今甚至失去了有性生殖的能力。洪廣冀老師也以自身研究日本殖民時期泰雅族的經驗,提出「構樹物質文化與南島語族的關聯,在日本時期的史料上並沒有留下紀錄,可能是樹皮布技術在殖民前就被其他紡織技術所取代」的觀察;人類學家王梅霞老師則進一步指出「物質文化研究」是跨領域合作的合適場域,鍾國芳老師對此表示認同,並以「即便是外來種構樹在太平洋生存不易、當代也逐漸消失,但在當地依舊是儀式中十分重要的文化傳統」的觀點,為這場演講進行總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