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2【從風和洋流氣候資料推算南島民族遷徙的可能路徑】【從太平洋考古學談跨領域合作的恩怨情仇】

 


📣「從風和洋流氣候資料推算南島民族遷徙的可能路徑」 📣
講者:林博雄(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
演講大綱:
本演講說明我們如何套用近30年(西元1979-2010年)全球每天的海面上風速風向和與表層洋流速流向,以及雙體帆船的行進方式,來估算南島民族遷徙可能路徑。首先我們以蘭嶼和鵝鑾鼻為出發點,以每年2月1日(代表冬季)和8月1日(代表夏季)出發100天為限,計算有風帆航行以及無風帆航行(隨洋流漂移)兩種情境下的移動軌跡,透過Google Earth來發想台灣南島民族渡海遷徙的可能到達地點,也評估夏季颱風如何造成遷徙的風險。接著說明同一氣候資料的演算,如何支援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邱斯嘉團隊的索羅門群島考古遷徙之推演,以及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鍾國芳團隊的構樹分布等研究。

紀錄/黃立元

林博雄教授的演講〈從風和洋流氣候資料推算南島民族遷徙的可能路徑〉以自然科學家「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實事求是精神,為我們解開南島語族長途遷徙的謎團。在演講中,林博雄教授向聽眾分享了他如何以近三十年(1979-2010年) 全球每日海面風速、風向、表層洋流速流向等資訊,結合雙體帆船航行公式,估算南島民族遷徙的可能路徑。

2009年馬爾他群島的知識志工團,是林博雄教授認識南島世界的開端。史前時代的南島語族真的有可能憑藉著航行技術橫跨大洋嗎?這樣的好奇心,引領了林博雄教授往後幾年的探索,也逐步聚焦為幾個具體的問題:南島民族的有帆雙體獨木舟如何在廣袤的太平洋上逆風逆流遷徙?現代氣候的風與洋流資料加上電腦模擬,是否可以用來評估太平洋島嶼之間的航行難度?熱帶風暴與氣候變遷(如:聖嬰現象)是否促發海上長程遷徙可能性?過去的氣候型態相較於今日是否比較有利於航行?

在仔細地解釋了帆船與風場的關係以及資料來源後,林博雄教授開始介紹模擬的成果。他以蘭嶼和鵝鑾鼻為出發點,以每年2/1(代表冬季)和8/1(代表夏季)出發一百日為限,計算有帆航行與無帆航行、有目標與無目標一共四種情境下的移動軌跡,透過Google Earth來發想台灣南島民族渡海遷徙的可能到達地點,也評估了夏季颱風如何造成海上遷徙的風險。這些資料說明了大跨度的遷徙可以被氣候資料佐證。

演講的最後,林博雄教授也說明同一氣候資料的演算,可以支援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邱斯嘉團隊的索羅門群島考古遷徙推想,以及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鍾國芳團隊的構樹分布等研究,展現出跨領域研究的潛力。林教授更引用了《生命的尋路人: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困境的回應》一書的文字:「南島族有特有航海技能知識累積與傳承,大 海是他們的高速公路,不是險境。」總結南島語族海上遷徙綜合了地理、歷史、語言、海洋、大氣 (天氣與氣候) 、航行技術、天文星體、生態演替等面向,是跨領域研究與教學的極佳題材。


📣「從太平洋考古學談跨領域合作的恩怨情仇」 📣
講者:邱斯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演講大綱:
考古學、語言學、體質人類學(包含人骨測量學與基因學)、文化人類學、地質學、土壤學、大氣環境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等不同學科針對大洋洲地區的研究成果,是我們認識此一地區的入門磚。多年來各學科彼此間互有影響,譜畫出大洋洲的移民史、與地區性文化形成過程的眾多圖像。然而當不同學科所取得的證據互相衝突時,跨領域的合作者彼此之間應當要留意那些事情才不至於出現不甚符合學術倫理的灰色成果?本場演講將從最近引發眾議的萬那杜Teouma遺址古基因分析成果及其推論中所反映出來的論點談起,討論我們在研究古代人群的歷史過程中,經常被疏忽的假設,以及這些假設所衍生出來的推論在當地社群中所造成的後果。
延伸閱讀: https://goo.gl/yczfmM

紀錄/林泉吟

邱斯嘉老師在本場演講中,首先帶領聽眾探討並反思跨領域對話本身的內涵及其所欲達到之目標,將其置於當代社會的脈絡之下,我們期望跨領域對話可以做到什麼?不同學科之間如何進行對話?要「對話」些什麼?提出上述深刻且重要的叩問之後,邱斯嘉老師以:「當我們嘗試透過理解史前文化進而梳理當代社會的發展時,我們到底想要建構什麼樣的社會?」為本場演講預留一記重大的伏筆。

接續,邱斯嘉老師分別從大洋洲語言分布與分類、南島語族擴散的主要理論假說以及Lapita文化等面向來為聽眾建構大洋洲考古學的基本認識並瞭解考古學本身跨科際研究合作的性質,從而帶領聽眾進入到萬那杜Teouma遺址古基因分析成果及其推論所造成的爭議中。在此,邱斯嘉老師化身為一名說書人,以詼諧卻不失學術專業地來為聽眾解說在這場「爭奪戰」中,學術倫理如何被擱置乃至忽視,以及這些被生產而出的「知識」與假設,對於萬那杜當地的社群又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邱斯嘉老師強調,要避免重蹈上述爭議所造成的後果,我們必須重視「脈絡」之於學術研究的重要性。從樣本蒐集、分析與詮釋,到研究成果的出版,再到學術倫理與社會道德,甚而是被研究人群的社會情境,在這些一連串的學術行動背後,都有其特定的脈絡,而研究者都應謹慎且誠實地面對這些看似隱晦卻十分重要的面向。

最後,邱斯嘉老師回到一開始的提問:「我們到底想要建構什麼樣的社會?」,這牽涉到研究方法的設計以及研究對象的選擇。邱斯嘉老師鼓勵聽眾在閱讀到關於大洋洲人群的起源與擴散等理論假說時,能夠先慢下來,審慎地檢視其背後的思維邏輯,究竟是屬於「單系演化」還是「網狀進化」?針對單系演化式的理論假設,邱斯嘉老師提醒聽眾要進一步探詢其可能忽略的面向;對於網狀進化式的理論假設,則要肯認這些學者在面對高度複雜的史前人群遷徙時所作的努力與嘗試。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