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7【大溪地客家及其再移民探討】【從「客」到「在地」的東南亞研究】

 



講題一:《大溪地客家及其再移民探討》

大溪地約有2萬華人,多數為客家華人,約占總人口的10%。因鎳礦的開採,部分再移民到同為法屬的新喀里多尼亞島,這些客家華人在大溪地、新喀里多尼亞島、紐西蘭和澳洲之形成了一個生活圈。大溪地和新喀里多尼亞島是客家研究很有趣的實驗室,特別是語言方面的發展。兩地之客家人主要來自華南東莞龍岡及其附近鄉鎮,本次分享將以兩地之客家社區訪談經驗為主,內容包括食物、產業生計、宗教信仰、族群通婚、客家社團、客家語言與族群意識等。還有,一些混合文化的發展,如配上華語歌的大溪地韻味(華人)的舞蹈。
講者簡介:
張維安
台中東海大學大學社會學博士,《全球客家研究》主編。現任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教授、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合聘教授;研究興趣為社會學理論、經濟社會學、資訊社會學、客家研究。曾出版過《思索台灣客家研究》等書籍與數十篇文章。

記錄/黃立元

張維安教授的演講〈大溪地客家及其再移民探討〉猶如一場精采又富有深度的導覽,帶領觀眾走入一位資深客家研究者在太平洋島嶼間的新旅程。張維安教授謙稱,以人類學的標準來說,他並不是去做田野,只是去蒐集資料罷了,然而放眼全世界,「只要有客家人的地方,我就會想辦法去看一下。」可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最佳代表。他從大溪地的市場觀察談起,在大溪地,沒有不是客家人的華人移民,也不存在著客家話以外其他的華語,張維安教授詢問菜販有無台灣客家常用的食材「七層塔」,結果並沒有,顯示出當地的客家飲食別具特色。他也幸運地進入大溪地客家人的家庭,繼續從飲食與信仰上找線索。在大溪地,華人姓氏必須歸化為法國姓氏,使得追蹤親屬系譜較為困難,許多張維安教授所遇見的報導人也很想知道自己姓氏的中文怎麼讀與寫。張維安教授甚至走訪當地墓園,觀察有無類似二次葬的習俗。

跟隨張維安教授的腳步,場景來到了新喀里多尼亞。在新喀里多尼亞,客家人更少,但在當地社會仍然具有份量。曾經是法國殖民地的地區似乎特別容易吸引客籍移民聚居,為什麼呢?這個有意思的問題,或許將留待未來的研究解答。張維安教授也從歷史的角度,分析新喀里多尼亞客家移民的歷程與世代差異。許多新喀里多尼亞客家人是從大溪地遷徙而來,第一代以鎳礦工為主,第二代以降逐漸成為生意人、工程師。對第一代的移民而言,客語仍然是重要語言,然而對新一代的客家人來說,文化的傳承度較低,跨族通婚比例也較高。整體來說,客家身分是內隱的,只在私領域被標誌出來;在公領域,「華人」身分才是顯性的特徵。張維安教授總結演講,指出在廣袤的大洋洲,目前較為深入客家研究還付諸闕如,每個不起眼的角落都隱藏著許多全球客家研究的精采可能。


講題二:《從「客」到「在地」的東南亞研究》
客家族群社會的特色之構成原因眾多,相關的原因有客家移民在原鄉的經驗,移民到台灣的境遇,以及遷移到海外所居住的地理氣候、不同的時間所遭逢的政治環境、以及各種結構性與情境性的因素。過去談到客家族群的社會與文化特質,有相當多的研究多是以大陸原鄉、台灣區域為研究範圍,大陸與台灣的比較研究,的確是一個瞭解「客家族群特質」的重要方式,它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因為客家人從大陸遷移入台灣,更重要的是經由比較研究與不同區域資料的累積,才能建構出「客家族群」特質的多元性、差異性與同質性。客家研究雖然是了解東南亞客家、華人社會文化和結構的重要途徑,卻也是探究東南亞在地社會的重要方法。可以從「客家」延伸出跨界(國家、學科)的東南亞研究。
講者簡介:
張翰璧
德國Bielefeld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教授。研究興趣為族群與多元文化、性別與客家婦女、族群經濟、東南亞客家研究。曾出版過《東南亞客家及其族群產業》、《東南亞女性婚姻移民與臺灣客家社會》等書籍與數十篇文章。

記錄/黃立元

張翰璧教授的演講〈從「客」到「在地」的東南亞研究〉分享了她十幾年來進行東南亞研究的學術與心路歷程,她將摸索的經過分為三個階段,並仔細為聽眾介紹各階段的特色與轉折。在東南亞研究還乏人問津的第一階段,張翰璧教授與幾位學界友人從台灣與東南亞社會的連結切入,包括海外華人、台商與婚姻移民,並圍繞著這些群體,開展了例如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研究。到了第二階段,張翰璧教授開始以「客家」為著力點,從客家認識東南亞華人社群。透過社會學的眼光審視東南亞的客家,移民過程與族群互動成為張翰璧教授關注的主題。族群經濟、中間少數人理論、在地化、二次移民等等移民理論,則是最佳的對話對象。到了第三階段,過去蓄積的能量終於讓張翰璧教授得以深入在地進行研究,舉例來說,她以社會網絡分析的方式,探討移民會館的各方關係。同時,跨領域的大型合作計畫也開展出不同的可能性。張翰璧教授坦白地指出,當時研究團隊選擇以「環境變遷」作為主軸,不僅是因為它得以涵納許多學科,還因為該議題的政治敏感度較低,比較可能獲得當地國家的支持與參與。

接著,張翰璧教授向聽眾分享了她最新的、關於客家族群空間的形成與發展的整合計畫。族群文化與空間如何鑲嵌?空間如何成為地方?研究團隊將「客家帶」(Hakka Zone)視為結合地理與族群的族群空間。客家帶本身就是一個整合性的概念,牽涉到族群互動、宗教信仰與經濟型態等面向。與第二階段的做法相反,跨領域計畫強調先掌握在地社會的樣貌,再把客家放入其中。張翰璧教授進一步說明研究西馬客家的四個層次:區域經濟(東南亞區域經濟圈、錫礦貿易)、殖民政治(海峽殖民地的政治經濟架構)、民族國家(客家帶的形成與華人社會結構的特質)、族群互動(客家帶本身的社會文化特性)。除了西馬客家帶,越南湄公河稻作研究與柬埔寨洞里薩湖研究,涵蓋了經濟史、建築、公共政策、社會學、人類學、教育學等學科,也是張翰璧教授參與其中的跨領域計畫。

演講的最後,張翰璧教授以自身豐富的經歷總結整合計畫的難處,她特別提醒島嶼東南亞與半島東南亞行事風格的差異,此外,更需要拿捏適當的研究主題,才有可能組成跨領域、跨國界的強大團隊。至於語言的隔閡始終是進入在地社會時比較大的障礙,期許年輕一代能及早準備、一同投入東南亞研究之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