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7【南島語族考古的過去、現在、未來】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洪曉純老師的演講〈南島語族考古的過去、現在、未來〉以她近十年在東亞與東南亞的跨區域研究為基礎,進行南島語族考古研究的回顧與前瞻。透過台灣東部、呂宋島、蘚拉維西、越南南部、蘇門答臘、馬里亞那群島(含塞班島、天寧島、關島)及中國南方地區等地的考古發掘與比較研究,洪老師的演講主要針對兩組理論進行驗證、修正與擴充。

首先探討的第一組理論是關於東南亞人群形成的「二層假說」(Two-Layer Hypothesis)、這一假說與「區域連續性模型」(Regional Continuity Model)意見相左,「二層假說」認為當代東南亞的人群組成至少包含了早先來到東南亞的舊石器時代狩獵採集者(東南亞的原住民)、以及其後約莫距今4000 年自東亞大陸南下的新石器時代農業人群。第二組理論則是關於南島語族的起源與擴散。洪曉純老師試圖驗證的是結合了「出台灣說」(Out of Taiwan Model)的「農業-語言擴散假說」(Farming-language Dispersal Hypothesis),這一論點相異於主張南島語族發跡自島嶼東南亞南部的「島民海洋貿易與交流網絡模型」(Nusantao Maritime Trade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NMTCN Model)。

接著,洪曉純老師以過去在呂宋島北部與台灣東部的考古成果,說明她如何填補南島語族在台灣與菲律賓之間失落的環節,為「農業-語言擴散假說」提出可以驗證或反思的證據。舉例來說,菲律賓巴丹群島的伊巴雅特島(Itbayat)的繩紋陶與台灣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繩紋陶形制高度相似,而蘭嶼和台灣東部也有類似巴丹群島沙坦島(Sabtang)的甕棺。擴大比較的範圍,蘇拉威西及呂宋島北部年代最早的陶器與台灣東海岸的陶器,不管器型或紋飾都顯示出高度的相似性、在年代上也有由南向北越來越早的次序。至於環南海的玉器及玉料,則是洪曉純老師從學生時期一路追溯至今的研究議題。台灣玉廣泛分布於東南亞,例如伊巴雅特島阿納羅(Anaro)遺址的玉器製造場就出土大量的台灣玉與板岩。除了菲律賓、婆羅洲和越南南部,台灣玉甚至出土於泰國中部及南部地區。延伸台灣玉的研究,洪曉純老師轉換視角,從台灣鐵器時代早期的高溫技術及玻璃珠等出土物進行比較,發現台灣東部舊香蘭遺址出土的金屬模具或其它裝飾品,與越南南部、泰國中、南部的形制極為相似,這意味著台灣鐵器時代的開端,很可能是受到大陸東南亞(Mainland Southeast Asia)的影響。於是,我們看到兩個方向的交流關係:花蓮豐田的玉料及玉器從台灣往東南亞貿易流散出去,而玻璃、瑪瑙珠、金屬器及高溫技術,則從大陸東南亞過來。未來,考古學家有望重構更完整的海上貿易網絡連結台灣、菲律賓群島、婆羅洲及越南南部等地,而這將是一條與傳統認知的中國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有所不同的貿易網絡。

洪曉純老師總結演講,並指出幾個與台灣考古相關的前瞻性議題。目前看來, 在東南亞、台灣以及中國南方的狩獵採集遺址,幾乎全部都是屈肢葬,到了早期的農業聚落,則轉變為仰身葬。這兩大群人生業型態不同、年代、及文化都不同,藉由頭骨型態學分析,已經證實存在著兩大類人群,也就是下層的澳美人(Australo-Melanesian)、及上層的東亞人(East Asian, 即傳統上所謂的蒙古人種)。最近的頭骨型態學研究認為台灣東部小馬洞穴出土的舊石器晚期屈肢葬就是屬於下層的澳美人、間接証實了台灣原住民流傳的小黑人傳說的真實性。此外,蘇門答臘的Harimau洞穴,也有明顯的上層直肢葬與下層屈肢葬分野,DNA定序更顯示出Harimau上層人群與台灣阿美族接近、同屬南島語族。而今年七月Science出刊的東南亞跨區域的古代DNA分析結果也支持「二層假說」及南島語族「出台灣說」的看法。

此外,植物考古(archaebotany)、古代地景(palaeo-landscape)、遺傳變異等研究方法也都被應用在探討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的問題。最後,洪曉純老師不忘提醒聽眾,在南島遷徙的議題上,考古學家已經不能像過去一樣,侷限於陶器或單一器物比較上的「像或不像」。唯有跨領域、多角度、務實地收集材料及使用科學方法分析材料,才能拓展相關討論。

本次演講座無虛席,反映出史前南島研究引人入勝的一面,提問也相當踴躍。例如語言學家宋麗梅老師詢問台灣本島除了台灣東部小馬洞穴之外是否有出土「下層」人群的遺址;人類學家林開世則詢問晚近台灣原住民的屈肢葬,似乎與二分法的假設有出入。針對這兩個問題,洪曉純老師指出目前在台灣本島除了東部小馬洞穴、還沒有其他舊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人骨。所謂屈肢/直肢葬式的對比,葬式在新石器晚期之後各地都有不同的變化,但本研究關注葬式變化是指舊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早期的過渡階段, 這是生業、文化和人群轉化的最關鍵時期。專長科學史的地理學家洪廣冀老師希望釐清所謂「澳美人種」的「種」是什麼概念,植物學家鍾國芳老師回應透過基因組來指認相似度的方法、以及新近突破,鍾國芳老師並追問考古遺址中能否找到植矽石,以進行構樹的親緣分析。洪曉純老師表示發現構樹植矽石的保存性可能不高、不過還是可以從其它角度考慮這項研究的可行性。最後,大氣學家林博雄老師也補充了季風與族群遷徙之間的可能連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