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2【誰的文物?文物返還要不要?原住民族文物、原民 社群與博物館的三方關係】

2015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博物館法》,明訂應設置原住民族博物館,以蒐藏、保存、研究原住民族文獻、歷史與文物,引發「館藏文物哪裡來」的疑問,也使得各博物館中收藏的原住民族文物成為討論的焦點。藉此契機,台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將「原住民族與博物館」定為2016年度公共議題的主軸,規劃了一系列的研習講座及公共論壇來討論博物館/學術機構裏的原住民相關藏品與原住民以及典藏機構之間的關係,並從法律、知識、倫理的角度探討器物與人體遺骸兩個範疇的博物館典藏。

公共論壇規劃有「文物/文化的所有權與流動」與「博物館與原住民族文物的新關係」兩個討論場次,接著為綜合座談。我們期待藉邀請原民會負責局處首長同仁、文化部負責局處首長同仁、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者專家、部落工作者、藝術家、工藝師以及與會大眾一同討論,能讓台灣主流社會及原住民族,政府單位、典藏機構及部落間開啟對話,尋求合作的空間。

論壇分三個場次。第一場主題為 「文物/文化的所有權與流動」,邀請到文化部文化資源司司長陳登欽擔 任主持人,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王嵩山教授、立法委員鄭天財、 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教所副教授蔡志偉以及臺博館研究組副研究員李子 寧擔任與談人。第二場的主題為「博物館與原住民族文物的新關係」,邀 請到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李子寧副研究員擔任主持人,海端鄉布農族 文化館策展教育組馬田先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何翠萍主 任、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林志興副館長、纖維工藝師孫業琪先生, 以及泰武鄉公所社會課莊德才課長擔任與談人。第三場綜合座談則由原 民中心童元昭主任擔任主持人,並邀請原住民族委員會汪明輝副主委、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林志興副館長、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李子寧 副研究員擔任與談人。






留言